健康食品受青睐 宣传也需更到位
年报显示,河北承德露露股份有限公司在2018年净利润下滑0.13%,这也是其连续第三年处于这一境地。而该公司在2018年的生产量和销售量,同比上一年均出现了两位数的下滑。一直以来,承德露露也意识到自己的问题所在。数据显示,其核心产品杏仁露近年来的销量在持续下滑。自2014年以来,杏仁露的销量从33.99万吨下滑至2018年的21.31万吨。4年时间,其销量降幅达37.3%。净利润连续多年下滑的承德露露,正在经历销量萎缩和年轻化难题。由于杏仁露是承德露露的主打产品,在过去年份中承德露露都会在年报中披露,其杏仁露市场占有率为90%。然而在2018年年报中,承德露露并没有提及这一数据。
饮料销售量下降,在多种品牌和多种产品中都曾经出现。可口可乐这样的国际品牌,也多次为销量的下降而伤透脑筋,甚至有媒体称,碳酸饮料已经走到尽头。随着人们健康意识的增强,对饮料和食品的要求确实有相当大的变化。比如,各种甜品、带甜味的饮料,曾经是人们的最爱,但是现在,年龄大的怕得糖尿病,年轻的怕长胖,受此影响,冰激凌、碳酸饮料等,都受到冲击。所以,饮料的销量,可能会受人们健康意识改变和生活习惯优化的影响。作为企业,要更快更好地开发符合现代养生保健要求的产品。企业的营销战略、营销手段也有不断变化和改变的需要,要认真总结媒体宣传效应的得与失,不能宣传费用增长而销量下降。为此,特别要做好新兴传播平台的选择,做好传播方式、代言人的优化。
亏损扩大令人急 不能只怪外部差
日前,雨润食品公布的年报显示,2018年,雨润食品实现营业收入约126.51亿港元,同比增长4.9%左右;由于计提非流动资产减值准备,2018年,雨润食品股权持有人应占亏损约为47.59亿港元,相较于2017年亏损19.15亿元,亏损扩大148%以上。对此,雨润食品方面在公告中表示,回顾年度内,公司生猪平均采购价比上年下降18%;生猪价格在1月中旬下跌后连续五个月下跌,至6月才出现小幅回升;但是,全国猪价整体而言比上年还是出现大幅下降。雨润食品方面指出,“面对行业所带来的波动及疫情的影响,消费者对猪肉产品的安全更趋谨慎,作为行业龙头企业之一,公司在这段时间加强疫情防范,保证产品安全,务求为消费者带来安全放心的产品。”
雨润是知名的食品企业,出现如此经营状况,既有外部市场原因,可能也有内部问题。数据显示,2018年,中国肉类市场竞争环境持续激烈,受成本、总产能、需求等因素影响,猪肉价格从年初下跌趋势到下半年小幅回调,加之疫情影响生猪跨省调运,令猪肉价格产生地区分化现象。这些外部变化直接或间接影响到企业的经营状况。此外,企业内部的问题也不能忽视。据媒体报道,2015年3月27日,雨润集团旗下中央商场发布公告表示,检察机关于2015年3月23日起对公司董事长、实际控制人祝义财执行指定居所监视居住的强制措施。这个影响大概极具冲击力,而传出子女接班的消息,也会对经营稳定性有所影响。做好一个企业不容易,持续持久做好一个企业更不容易,如果企业还是个上市公司,那就难上加难。还是要给企业经营创造更好的环境,企业家本身也要克勤克俭,守法合规。
工程机械现生机 内功做足促增长
近日,中联重科发布年报称,2018年,公司实现营业收入286.97亿元,同比增长23.3%;实现归属于公司股东净利润20.2亿元,同比增长51.65%。值得关注的是,公司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为50.64亿元,达到历史最佳水平。中联重科相关负责人认为,2018年,受益于工程机械行业持续复苏,中联重科通过聚焦主业,行业竞争力和市场地位进一步提升。年报显示,中联重科全年的各项利润指标大幅提升,利润的增速高于收入的增速。2018年,如剔除环卫业务,中联重科销售收入同口径增长39.2%。公司毛利大幅提升至77.7亿元,同比增长56.4%;毛利率同比提升至27.09%。报告期内,中联重科工程机械产品销售收入267.2亿元,同比增长49.12%,毛利率26.85%,同比增长6.35%。上述负责人表示,公司通过4.0产品创新、做深聚焦细分市场、发力新兴业务等实现了工程机械板块的优质增长。
中联重科是工程机械行业的代表性企业。它的效益变化,很大程度上反映了整个行业的走势,也是宏观经济走向的一个主要标志。从企业发展的各个层面看,2018年的公司表现令人鼓舞。而在各板块深化协同开源的同时,公司通过严控各项成本和费用,财务、管理和销售三项费用也实现了“硬下降”。公司财报期间费用率同比下降近5%,对公司净利润增长起到了积极的作用。可以推论,机械行业逐步走向快速发展时期,这背后映衬的是宏观经济形势逐步回暖,各相关领域对机械工程设备和产品的需求大幅增加。此外,企业对效益的追求导致管理水平的提升,内功加强也对效益产生了巨大影响。内部动力和外在市场的回暖,使中联重科再次辉煌。
电商平台纳巨税 万里挑一靠效益
阿里巴巴日前公布,2018年,阿里巴巴集团和蚂蚁金服集团总计向国家纳税516亿元,同比增长超过40%,这意味着2018年阿里巴巴平均每天纳税超1.4亿元。阿里巴巴成立之初曾提出每天要纳税100万元,现在不仅百倍实现当年愿望,而且还在逐年高速增长。公开资料显示,2013年,阿里巴巴纳税超70亿元,是国内纳税最多的互联网公司;2014年阿里巴巴纳税109亿元,成为国内首家纳税超百亿的互联网公司。到2018年,阿里巴巴的纳税额达5年前的7.3倍。
电商平台模式做到阿里巴巴的规模和效益,实在不可多得,或曰仅此一家。仔细想一下,这些年有多少电商平台成了匆匆过客,到现在能存活的真的不多,有人猜测,一万个平台能存活一个。即便如此,有些平台还是亏损累累,靠大规模融资维持。在这种情况下,也还是有出资人愿意为这个领域投下巨资,拼死一搏。不过,再像过去那种靠一个概念、一个创意,就有成百上千万资金涌入的情景,不是太多了,融资难在原先热门的领域出现。显然,投资者不能容忍企业长期、持续地处于“赔本赚吆喝”的状态下,一段时间的投入后,还是要有业绩、要有盈利,亏损状态不能一直保持。可以埋怨投资人“短见”、投资方“嫌贫爱富”,但是更要理解,投资就是要有回报,做企业就是要赚钱,不管平台多大、电商概念多强,最终还是要凭效益决定生死。